| | 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首页    法院概况    新闻中心    通知公告    队伍建设    专题报道    民意沟通    预算决算公开

 

执司法为民之笔,绘就人民法庭新“枫”景

  发布时间:2024-08-08 14:28:44





"好不容易一起追回来的工程款,我只是想拿到我应得的那部分,怎么就这么难呢?法官,您赶紧给我处理处理吧!"
周家法庭里,老付愁容满面,无奈地讲述自己的诉求。

"今天让你们双方来法庭就是为了这个案子的事,咱们进行一次庭前调解,争取快点解决问题,您慢点说,让书记员做好记录。"

谭法官一边安抚老付一边翻阅卷宗。

第一次调解,剑拔弩张

从老付的叙述中得知,老付和大华是表兄弟,几年前一起承包的一个项目工程款久拖不付,二人为此没少忙活,好不容易追讨回了钱,却又因为如何分配起了争执,双方僵持不下才来到法院。

“钱我已经花出去了,现在我一分钱都拿不出来!”大华的一句话瞬间让气氛再次剑拔弩张,第一次调解就这样不欢而散。

了解到原、被告的亲属关系,且在诉前曾有多次工程项目合作,为尽快化解矛盾,减少当事人诉累,谭法官仔细审查证据材料,厘清案件难点,决定在庭审中寻找突破口再进行调解。

第二次调解,事与愿违

“这笔钱是支付工人工资从我这花出去的,应该从总数里减掉!”

“你说是就是啊,你别处还有工地,谁知道这些工人干的哪的活。”

庭审中,双方向法庭提交的银行转账、微信转账、手记流水等工程往来账目多达300多笔,且许多账目指向不明确,无法一一认定与本案间具有关联性,仅凭证据分析认定案情并不能真正解决纠纷。同时,在法院严肃的氛围下,原、被告的精神都有些紧绷,释法说理效果并不明显,双方言语对立、各持己见使得调解再次陷入僵局。

第三次调解,定纷止争

“双方是否还有调解可能?”虽然两次调解都没有达到理想效果,但谭法官并没有放弃,还想着转换思路“再试着调一次”。有了前两次调解未果的经验,这次谭法官采取单独沟通的方式,让当事人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先把情绪稳定下来,同时“双管齐下”:一方面用亲情感化,仔细分析家庭和谐之“利”以及兄弟反目之“弊”,做好双方的情绪疏导。另一方面着重劝导被告恪守诚信之道,向被告详细释明诉讼将产生的法律后果。经过多番情理兼具的劝说,双方态度逐渐缓和,最终达成和解。

结案从来不是案件的终点,案结事了才是司法的追求。周家法庭里,三十三万元案款一次性交到了老付手里,老付激动地握住谭法官的手。

“本来以为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打官司,甚至做好了对判决结果不服还得继续上诉的打算,感谢法官坚持调解,不仅让我拿回自己的血汗钱,我们兄弟间也没有因为钱一拍两散!”


正是这样不轻言放弃的恒心,用“换一种思路”“再试着调一次”生动诠释着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。恪尽职守、埋头苦干,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。双城区人民法院干警用坚持和执着,执司法为民之笔,绘就人民法庭新“枫”景。
 
 

 

关闭窗口